2022-03-11 行业动态

三星堆博物馆新馆:跨越时空的凝视

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,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,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,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、延续时间最长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、古国、古蜀文化遗址。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,被誉为“长江文明之源”。

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,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,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,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、延续时间最长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、古国、古蜀文化遗址。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,被誉为“长江文明之源”。


新馆靠近2号馆,体量巨大,用地长约400米,宽约80米,十分狭长。新馆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对2号馆的影响并融入周边环境。用地东侧邻城市道路,是人流的主要来向,北侧紧邻鸭子河,为古蜀文明的母亲河,南临中轴大道,作为整个园区的主轴线,西临2号馆,四个面的场地条件差异很大且复杂,伴随严苛的高度控制和指标要求,如何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延续三星堆的精神文脉,和周边环境形成一种共生关系,这对设计带来了难度与挑战。


针对复杂的场地环境,设计采用了多维度的差异化处理:建筑由西至东逐渐升高,延续建筑破土而出的意向,同时也能削减一部分建筑体量。面向园区建筑是谦卑的融入覆土中的姿态,面向城市面是完整的建筑体量,面向鸭子河的一面呈现曲线的连续形态,与水面倒影构成奇幻的曲线。不同环境不同的处理方式,让建筑自然地融入园区环境,同时也避免了简洁的建筑形态所带来的单一解读,既拥有城市界面的威严高大形象,也造就了一个根植于巴蜀大地,自然生长出来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。


参观者经过城市道路进入与遗址公园相连的园区规划道路。三星堆博物馆的整体设计以永续发展的视角,将整个园区视作生命之树,通过设计梳理它的主干和枝叶。三星堆文物通天神树将转化成博物馆区重要的功能流线,新的轴线有序串联所有参观点。清晰的内外流线,将办公、参观、货流等部分清晰分流,同时重新规划了人车分流的双动线,将主轴线移至北侧,参观者经游客中心,沿主轴依次进入各馆参观游览。


为了在狭长的体型中布置3万平米的展厅,而不产生枯燥的游览体验,新馆采取串联的布局,在南北两侧布置展厅,中央线性的廊道将所有展厅紧密联系,廊道不再是单一的交通空间,而是一个历史的、开放的、公共的多义空间。将展厅成组布置,其中穿插多个休闲庭院,实现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连接,成为建筑内部的开放界面,与馆外的自然形成对话。

一层设置基本陈列展厅,包含历史介绍和重器展厅;二层为专题展厅,展览发掘故事和考古新发现。一条变幻多彩的二层公共展廊连接各个展馆,同时穿越于重器展厅和空中庭院,最终建构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线性空间序列,带给观众不同的观展体验,把观展、观景、交流、漫步休息融于一体。


博物馆参观流线的起点从南侧水面位置开始,金色序厅会吸引参观者从水面步入馆内,由此进入光影变幻的大厅,在公共大厅中通过空间形态的引导,转而进入金色的序厅,屏息静气,沉浸于历史的长河,升华观展的精神体验,由此开始参观之旅。位于建筑中轴线的廊道会引导参观者进入斑驳的历史长廊,从“古城古国”展厅开始,经由古蜀生产与艺术生活陈列区,了解文化与工艺技术成就,后由祭祀展厅至文物重器专厅,探寻千年前先民的生活轨迹。


由文物重器专厅出来,沿着金权杖幻化的公共廊道向前走,最西端是一个筒形中庭。以金色楼梯作为交通空间,引导参观者拾级而上至二层。蜿蜒的空中廊道,连接了二层展厅与公共空间,连廊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,可从平台俯瞰铜神树,如同穿越到了数千年前的祭祀现场,也可透过穿插在展厅间的空中庭院,眺望鸭子河,视线可由此延伸至整个园区。良好的视线可达性可以让观者具有良好的方向感,同时增加空间的层次和趣味性。在设计中我们赋予公共空间交流,互动,休憩,购物,引导流线等多重功能属性,给与参观者丰富的体验。

由文物重器专厅出来,沿着金权杖幻化的公共廊道向前走,最西端是一个筒形中庭。以金色楼梯作为交通空间,引导参观者拾级而上至二层。蜿蜒的空中廊道,连接了二层展厅与公共空间,连廊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,可从平台俯瞰铜神树,如同穿越到了数千年前的祭祀现场,也可透过穿插在展厅间的空中庭院,眺望鸭子河,视线可由此延伸至整个园区。良好的视线可达性可以让观者具有良好的方向感,同时增加空间的层次和趣味性。在设计中我们赋予公共空间交流,互动,休憩,购物,引导流线等多重功能属性,给与参观者丰富的体验。





关注欧亚丰公众平台
SPACEO. 青岛欧亚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青岛市高新区正阳西路高新企业国际港A43-6号
TEL:4006-856-916
QQ:896263999
邮箱:spaceo_qd@163.com
鲁ICP备2022022430号-1
留言板


返回顶部